(通讯员:沈国清)2017年,是襄阳社区教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3月20日,统筹指导襄阳社区教育工作开展的专门机构——“襄阳市社区教育指导中心”(以下简称“襄阳指导中心”),落户襄阳电大;3月29日,襄阳首个社区教育专门文件——《推进襄阳社区教育发展实施意见》印发。几年来,襄阳社区教育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初心和使命,把握新时代社区教育发展大势,致力于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推进,鼎力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助力社区治理创新、服务文明城市创建。襄阳社区教育蓄势起航!
2017 -2018年,市指导中心以学促导,密集组织人员到武汉、西安、沈阳、成都、长沙等地参加全国社区教育培训,带回学习成果,编写了《襄阳社区教育指导纲要》,于2018年底提供给市域电大系统参考。2019年,启动“襄阳社区教育学习网” 筹建工作,目前已进入市教育局立项审批阶段。襄阳全市9个县市区中,已有5个行政区挂牌社区教育指导中心。2019年11月份,成功举办了襄阳市首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为推进襄阳社区教育、倡导全民终身学习,产生了极大宣传效应。
打造社区教育终端示范基地,为打通社区教育“最后一公里”、办好百姓身边的社区教育,先试先行。2019年11月,襄阳市第一个农村社区教育示范点——姚庵村社区教育学校挂牌;2020年7月,襄阳市第一个城市社区教育示范点——南丽社区教育学校挂牌,并通过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了社区教育。
以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为办学起点,社区学校管理班子融合组建,即市指导中心人员与居(村)委干部、社村文化名人共同组成;文化活动主导、教学跟进,教学两融合推进,即讲座与居(村)委会党建主题活动日、道德大讲堂、创文宣传等社区教育、文体活动融合开展;学员考勤制、积分激励制,聚人气、强气场。规范育人、活动育人、制度育人、教育化人,起步阶段探索效果不断显现。
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书法协会、党员 “双报到” 社区志愿活动助力社区教育工作。
依托各自资源禀赋,预计三年后,有望将南丽社区学校打造为襄阳社区教育古城池文化活动展演游学基地;将姚庵村社区学校打造为襄阳社区教育美丽乡村生态游学基地。
疫情防控期间,社区教育显身手。心理学教授柳树森,利用襄阳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秘书长身份优势,牵头成立襄阳疫情防控心理援助督导委员会,招募609名心理咨询师成立25个志愿服务队,接听1500余人次的心理援助热线电话,举办500余场次科普讲座,为近万名群众提供心理援助服务。中国科协官网、湖北日报、襄阳日报、襄阳电视台等进行专题报道,“学习强国”平台以专题推介。
石慧、邹颖两位老师发挥个人特长,通过抖音新媒体,主动为社区居民居家隔离提供网上健身指导服务,赢得较高点击量与市民好评。
枣阳市社区教育指导中心投入以老年教育为切入点,开设形体舞、戏曲、绘画、书法、声乐、电脑知识等15门课程,参加学员最多时段达500多人,累计培训学员1000多人。
将地域传统文化推陈出新,打造社区教育本土化特色。聘请枣阳市曲剧团《刘秀还乡》和《九连墩》主演人员编演《朝阳沟》剧目,有机融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精准扶贫”等内容,探索党建引领社区教育、社区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受到社会各界好评。枣阳市电大稳居全省县级电大社区教育第一方阵。
南漳县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在推进社区教育过程中,注重特色发展,实施精准关爱帮扶,打造社区教育亮点。先后举办了酒店餐饮技能培训、幼儿教师师资培训、农村专业合作社培训、有机谷宣传周专家讲座等,3600余人受益。荆楚网、湖北教育新闻网、襄阳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南漳县实现社区教育三级办学网络全覆盖。

(图片编辑:石慧、张旭)